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对传统文化要有底气有自信

2018-06-15 来源:芜湖文明网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鲜粽、炙艾草、赛龙舟……像每个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为我们所熟知,却又别有一番风味。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传统节日里商家营销氛围渐浓,难免会让人质疑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所消解。

  这种担忧和焦虑其实是一件好事,它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如何传承、如何学习、如何发展,确实是每个当代中华儿女值得深思的事情。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首先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很多地方在社区、学校、老人院等场所组织开展集体包粽子、绣荷包等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友好与和谐,更传承了端午的节日习俗,可谓一举三得。

  传统文化基因的培养还要从孩子抓起。通过在节日期间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挖掘和传播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中华文明的种子,浇灌民族精神的养料,让浸润千年的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以文化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在倍受滋养的同时,懂得传承文化。

  担忧和焦虑有其存在的意义,但也应该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新变化。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只要民族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会永不褪色。口味再多,万变不离其“粽”。对滋养了中华儿女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理由充满自信,拥有底气和开放的态度。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应当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古老又有着勃勃生机的中华传统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求得新生,才能既富有永恒魅力,有饱含当代价值。

编辑:王博雅

主题活动

相关文档


地方文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