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明评论

让报刊亭以更加美好的姿态呈现

2018-11-09 来源:

  北京市已完成《关于规范提升邮政报刊亭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了规范提升报刊亭的一揽子任务措施,将报刊亭打造成精致的城市家具、新型的阅读空间、便捷的服务载体。目前北京全市现有报刊亭1186处。(11月4日 《北京青年报》)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急剧的社会变迁,也改变了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的生存生态。曾经风光一时的报刊亭,如今也变得越来越落寞。

  伴随着公众阅读方式逐渐从纸质阅读向数字化阅读转变,报刊亭依靠售卖报刊杂志已经难以为继;曾经的主业已经彻底沦为副业甚至已经“失业”了,如今在一些报刊亭已经看不到有报刊、杂志售卖了。在生存压力和利益的驱动下,许多报刊亭都上演了变形记,成为了杂货亭——卖烤肠、煮玉米和冷饮,甚至个别报刊亭还出售寿衣等殡葬用品,让人产生了强烈的违和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报刊亭让喧嚣浮躁的都市生活有了一种稳重的静谧。报刊亭的存在,让百姓的生活多了一些滋味,让百姓的精神家园多了一些路标。一间小小的报刊亭,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坐标与精神风景。倘若报刊亭只是一个杂货铺,存在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报刊亭需要兼顾经济功能,却不能本末倒置,忽略、漠视其文化功能。

  身处变革时代,转型的压力、创新的挑战也同样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成为精致的城市家具、新型的阅读空间、便捷的服务载体,报刊亭需要重新在城市生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找到更好的价值实现的通道。让报刊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既要对一些违法经营的报刊亭进行清理,也要对合法合规经营的报刊亭进行规范升级,让它们以更加美好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让报刊亭更有文化味道,让报刊亭更具便民内涵,让报刊亭经营者收入得到提高,让城市文化消费市场更加繁荣,这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治理考题。实际上,在国外许多城市,都将报刊亭作为文化景观来打造,这不仅增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也让一个城市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有人感慨:如果说下水道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良心,那报刊亭就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唱诗班”。传承城市文脉,报刊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此基础上,让报刊亭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景观,让报刊亭更好地便民和利民,显然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

编辑:王博雅

主题活动

相关文档


地方文明网站